医疗20年创新的中国担当

时间:2020-10-10

如果行业巨头已经折戟止步,那么研发同一款产品的创新者,应该放弃还是继续前行?

这个选择曾经就摆在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研发团队的面前。NeoVas,全称为“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”,是乐普医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部战区总医院(原沈阳军区总院)韩雅玲教授等团队共同完成的作品。2017年9月8日,雅培宣布BVS退市,生物可吸收支架面临巨大争议。但是,乐普医疗和韩雅玲团队坚持了下来。

2019年2月26日,CFDA宣布NeoVas获批上市。随后的3月30日,在CIT2019期间,乐普医疗召开NeoVas新闻发布会。10年探索:NeoVas三年还患者自由这是首个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,也是全球领先的持证上市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产品。作为NeoVas临床研究团队PI,韩雅玲在发布会上介绍到,本次临床研究由全国45家临床医院数百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,入组病例1400多例,历经四年临床随访,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支架上市前临床研究,“所有参与机构和人员都做出了巨大贡献”。

发布会现场,五年前国内第一位使用NeoVas支架的患者王先生证明了该产品的优越性。

2014年6月20日,在韩雅玲团队的共同配合下,王先生接受了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治疗。随着时间流逝,影像显示王先生体内植入的NeoVas支架从明显存在、不明显存在,到逐渐消失,而王先生的血管也已恢复到和正常血管一样。

“心血管狭窄选对可吸收支架,让患者轻松下半生!”王先生感激地说到。

20年创业:见证创新二十载

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由乐普医疗历经近10年时间,立足公司在支架领域近20年的技术积淀研发完成。

创立于1999年的乐普医疗,今年正值创立20周年。

“创业20年,就是创新20年。”蒲忠杰带领现场嘉宾,一同回顾了乐普医疗过去20年的研发历程。

在冠脉支架方面,从2000年的H-Stent裸支架,2005年的Partner药物洗脱支架,到2011年Nano无载体支架,2012年的Gureater钴基药物支架,再到2019年的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,乐普医疗的一路研发一路奔跑,见证着中国冠脉支架的迭代史。除此之外,蒲忠杰还特别介绍了3款鲜为人知的支架,包括抗体支架、双药物支架等。“我们研发支架的过程有成功,也有失败,有过不同水平的尝试和长期坚持的努力,这才能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,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。”